新华出版社新书征订单 | ||||||
书 名 | 唤醒与激发:自我教育从这里启航 | 出版日期 | (咨询特价) | 定价 | (咨询特价) | |
作 者 | 司文娟 主编 | 开 本 | 16开 | 字数 | 175千字 | |
I S B N | 978-7-5166-2083-0 | CIP分类编码 | G44 | 页数 | 248 | |
责任编辑 | 徐 光 | 上架建议 | 教育 | |||
推荐广告语 | 人只有经常进行自我唤醒和自我激发,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 |||||
作者介绍 | 司文娟,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自我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中学骨干校长,秦皇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秦皇岛开发区燕山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特色办学等方面潜心研究,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教育刊物。
| |||||
内容简介 (含封面) | 本书是一部积极探索和实践如何激发自我教育潜能方面的图书校本课程的百花齐放,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彩纷呈,书香校园的清香弥漫,丰富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菜篮子”,无不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着不竭的源泉。在这样的氛围中走出去的附中学生,他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较高的自律意识和合作能力,有较强的感恩情怀。
| |||||
编辑推荐语 | 1. 开发丰富、可选择的课程; 2. 创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 3.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感悟思考的机会。 | |||||
目录摘要 | ||||||
目 录 自我教育——多彩校园的主旋律
促进学生在“自我肯定”中积极主动地发展 司文娟61/612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王国庆61/6111 唤醒——激发——成长 ——从胡家宝同学的变化看自我教育 周 丹61/6114 变“他育”为“自育” 刘树强61/6125 让别人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 王 锐61/6129 从毕业生发展看自我教育 王 哲61/6133 以学科价值促知识生长 商宏亮61/6137 成长,请带上反思 王 锐61/6140 牵手教与思 张 颖61/6144 仰望先哲德为先 柳 鑫61/6150 苏霍姆林斯基的眼睛 陈 丽61/6154 教育的本质是情和爱 王 睿61/6158 与校本课程一起成长 柳 鑫61/6162 爱心传递爱心 高兴亚61/6167 探寻智慧之源 邵 静61/6171 生活即教育 王保平61/6173 我因读书而改变 刘树强61/6177
唤醒思维——多维课堂的主题词
于“学研导练”中深植自我教育因子 王国庆61/6184 管住嘴,迈开腿 王保平61/6187 岂能只是听? 王 锐61/6190 且行且思量 ——课堂教学实施自我教育的四点感悟 王国庆61/6194 依“扇贝效应”,用好“奖励”艺术 王 锐61/61101 互学后遗症 王保平61/61104 课堂,需要入静 商宏亮61/61106 课堂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陈 丽61/61108 教师该怎样传“道” ——讲授《先秦诸子选读》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谢 莹61/61121 走入学生世界,让他们爱上研究 王 锐61/61125 演绎“无法预约的精彩” 刘爱民61/61128 来自趣味的激发 朱玉婷61/61136 在错误中展现美丽 刘丽杰61/61139 是什么改变了我的课堂? 张 颖61/61143 让学生学会讨论 邵 静61/61150 学习小组要“真”讨论 王 锐61/61154 学习小组怎么“组”? 李秀娟61/61157
全面发展——多课程的总目标
从墨香育人走向自我教育 闫贵平61/61164 论辩中明事理,实践中学做人 ——浅谈论辩课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乔品才61/61170 阅读课,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育 佟冀魁 张海云61/61174 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生活 ——校本课“饮食与健康”中的自我教育 李一飞61/61181 叩访灵秀之门,唤起内心觉醒 ——教授“女子必修课”的点滴感悟 朱荣毅61/61184 在口琴课中陶冶审美情趣 赵 莹61/61187 从“保卫鸡蛋”主题拓展活动中感悟孝道 柳 鑫61/61192 “我们自己的运动会” 彭立军61/61197 在“每日一题”中“每日一提” 任尚义61/61202 “体育自主大课间”行动研究 彭立军61/61206 别样的课堂,别样的收获 王 哲61/61211 你是我的眼 ——“盲人之旅”心理活动课的启示 陈 娟61/61214 社团带给学生的财富 王 哲61/61220 我爱篱园,我爱劳动 周 航61/61223 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记录高一(8)班历史兴趣小组的成长 于会琴61/61226 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 司文娟61/61229
| ||||||
精 彩 试 读(1000字左右) | ||||||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主动性生存方式的形成和品格的发展,以培养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个体,迎接开放世界的召唤。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无疑应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囊中之宝,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肯定”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他指出,思维过程中的那种既能注意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又能同时注意自我本身的能力,是心理学上“少年的自我肯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肯定”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追求自我肯定,渴望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并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些愿望使少年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自我肯定”这样一个立足点,未成熟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自我肯定是自我教育之母”,发现了自我,进行了自我肯定之后,才会有自我教育。“对少年来说,自我肯定的过程应当成为他生活的真谛。” “自我肯定”是他全部生活中真实的、最有意义的内容。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有如下的尝试与思考: ★62关注“自我肯定”状态下的人的发展 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思想,我们把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让每一位师生绽放色彩”。这句话包含了对每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体的尊重和敬畏,包含了对师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做出的每一个成绩的肯定和鼓励,包含了对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引导。确定这样的办学理念,缘于我们对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相关论述的理解。陶老认为,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应该进一步将这种潜力解放出来——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三是解放儿童的嘴,四是解放儿童的空间,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确定这样的办学理念,还缘于我们对“多智能”理论的推崇。冉乃彦教授在《教育课》一文中诠释了“多智能理论”,即“盆景”思维方式——“把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各有特色的盆景。就像有的盆景是一个歪脖树,配有几根小草;有的盆景则是一尊假山石,点缀斑斑的青苔。两个盆景是各有特色,没有第一和第二之分,都是可爱的。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各不相同,同样没有第一和第二之分,都是可爱的,都有美好的前途。” 在“让每一位师生绽放色彩”的办学理念下,我们努力为师生营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得师生在燕大附中这个大家庭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我肯定”,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品质得以充分彰显。
★62恰当引导学生“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并非盲目的、自发的,它的生成,需要恰当的引导。人们往往通过自我肯定来认识和要求自己,其自我教育的走向受“自我肯定”的制约,这个过程是曲折的,可能此刻是肯定,彼时却是否定;自我肯定为“我能行”,他就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天天向上;“自我肯定”为“我干什么都不行”,则会走向破罐子破摔,一蹶不振。因此,教师智慧的、耐心的引导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追求自我肯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一个有同情心的、诚挚的朋友角色。“一个教师,他越少摆出教育者的架子,越少一本正经,他就越是个优秀的教育者,少年也就越喜欢接近他。”这里强调了师生之间相互的平等和尊重。前不久,冉乃彦教授在与我校学生座谈时,有学生说:“老师和我谈话的时候,轻轻地拍打下我擦黑板时落在身上的粉笔灰,让我很感动。”这种近乎母子般的情感,会像一股暖流淌进学生的心田,平等、尊重的意识会使学生从心底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基本道德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渗透,更是教师的责任所在。这里摘录我校英语教师张颖的一个教育案例: 在一次课堂练习过程中,有这样一道完型填空题:一位女士经常会接济穷人,路上遇到乞丐会给出一些零钱。不久,她的生活也变得很拮据,于是就停止了这样的行为,过了几年之后她( )了,因此又有钱去接济穷人了。选项A“改善”、B“成功”。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B,都认为“有钱了就是成功”!于是我和学生展开了一场金钱与成功的讨论。反方学生说:“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他们都是巨富,都是成功人士啊。”我反驳道:“那富二代也属于成功人士啦?”我以为我这样说会问住他们。没想到一个学生戏谑地说:“富二代一出生就比别人成功!”如果以“金钱与成功”为题作文的话,这些孩子一定会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受世俗文化影响,不经意地就会暴露出不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来,这已经不是一道1.5分的完型填空题的问题了,它涉及人生价值观的问题,并且扭曲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答题。作为一名教师,教书是本职,育人是本质。因此,我坚定地告诉学生:“金钱只是成功道路上的辅助品,真正决定成功的因素是个人的能力和头脑!口袋空空不会影响你做任何事,只有脑袋空空才会让你一事无成。” 语文教师谢莹在讲授《先秦诸子选读》后,写下了教师该怎样传“道”的教育案例: 一次,学习《论语》的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读过几遍后就可以领会课文大意和主题思想。这一课讲的是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品质。课进行到这里,看似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我继续讲述,去年全体教师会上,校长说她收到一个同学插在门上的纸条,上面写道:“校长,三楼女厕所的第二个坑位的自来水水龙头坏了,水流不止,请您赶快找工人师傅修理”。这件事说明了写纸条的同学关心学校,有责任心。我让学生也做一件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事,一周后报告收上来了。很多同学写的事情是“捡起自己班责任区之外的废纸”这样的小事。而有些同学写得更好。比如有位女生写道:她在小区电梯里经常闻到烟味,便在电梯里贴了一个告示,之后烟味的确少了,这使她非常高兴。还有一位男生,写了自己和同学埋葬校园流浪猫尸体的事,他觉得人应该对小动物负责任。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老师,我觉得我做的这件事很微不足道,我以后会努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有我和没有我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次作业,确实引发了学生对“责任感”的思考。 “没有道德习惯,就不可能做出自我肯定、进行自我教育,也不可能自尊自爱。”同样,美国当代著名教师雷夫,提出了以信任为基础的“六阶段”引导法则,充分体现了自我教育精神:“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六阶段完成,学生的人格品质便形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