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米飘香万里
贡米基地
贡米田
第五届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贡米之乡”——湖北省竹溪县,林茂水清,环境洁净,生态优良,土质肥沃,素有粮仓之称。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蕴育出“誉盖五谷”的宫廷“贡米”,自656年唐中宗李显为帝始,竹溪县农民便奉旨“代代躬耕、岁岁纳贡”,从此,竹溪大米声名远扬,“贡米之乡”随誉而生。所产贡米质白如玉,形状似梭,粒大个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浆汁如乳,香柔可口,富含人体所需钙、铁、锌、硒等微量素,是当前国际推崇的健康食品。(咨询特价)年获得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
史载,公683年,唐中宗李显当政,可是皇帝还没做到一年,母后武则天收回皇位,将他贬为庐陵王,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房县。李显带着家人,从都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途经竹溪县时,早有竹溪的地方官员在此迎候。当地的县令见到这个昔日的皇帝驾惮好生荣幸,拿出当地最好的东西——中峰镇彭峪沟村生产的大米热情招待皇宫中的贵客。
长途颠簸的李显,一路又渴又饿,加之沿途天气炎热,吃了用彭峪沟大米做的米饭,便大加赞赏,并念念不忘。后来,李显用此大米敬奉女皇,武则天吃后赞不绝口,当即就把该米封为朝廷“贡米”。
后来,李显重回长安当上皇帝后,仍忘不了竹溪大米的香甜,指定年年食用竹溪“贡米”。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时任竹溪知县的王璋,见竹溪大米非同寻常,乃米中珍品,为了巴结当朝的皇帝,便派人将这里的大米送往京城。明神宗食后,随即下诏将竹溪大米定为“贡米”,年年纳贡,岁岁不卯。据传,清朝乾隆年间也定此米为“贡米”。
环境独特“贡米”与众不同
竹溪“贡米”生长环境独特,生长条件苛刻。竹溪地处鄂西北边陲大巴山深处,主产区在中峰镇彭峪沟村一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主要生长在海拔400—800米之间,产地林茂水清,环境洁净,生态优良,土质肥沃,加之独特的北区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不大,泉水灌溉培植,稻谷生长周期长,米质优良,清香沁脾。
这种环境下产出的“贡米”,米粒个大细长,粒型长宽比≥3.0,形状似梭,垩白粒率≤10.0%,米质白如玉,色泽光亮,晶莹饱满,浆汁如乳;炊饭香味浓郁,柔软可口,冷饭不回生。内含丰富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B2、B5,以及钙、铁、锌、硒等微量素,理化指标为:蛋白质6.0至7.5%;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5.0至20.0%;产品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在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不打农药,完全使用有机肥料培植,利用生物措施除虫防病,大米内没有农药残留,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据该县农业局总农艺师郑全胜介绍,“贡米”品种以宜香725、国稻优5号等籼稻品种为主;国土、农业等部门与乡镇紧密配合,改良潴育型土壤、黄棕壤和山淤黑土等土壤,确保“贡米”稻秧能在优良的水田中生长;田地生产和车间加工环境无污染,严格按照科学规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生产培植、加工包装和销售。
竹溪独有的“贡米”特产,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资格,顺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并荣获中国第六届农业博览会“中国著名农产品”殊荣;同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的“竹溪贡米绿色食品生产证书”。
竹溪贡米,出在中峰彭峪沟西南岸的周家螃上的61块“天水田”。这61块“天水田”加在—起总共只有1亩4分。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帽子田”、“斗笠丘”,丘丘田块里都有黄泥沙土,日照充足。同样的稻谷品种,栽在这些田里生长格夕L茂盛,成熟期要比一般田里提早6至8天,当地农户说,这里的土质性燥。收获季节,黄灿灿的稻穗一刁刁宛如黄金制成的绝艺饰品,沉甸甸的穗儿藏于黄绿相间的稻叶里,颗粒大而饱满,用同一谷箩装载秤量,每箩要比一般稻谷重6至8斤,碾出米来洁白如玉,晶莹透亮;炊出饭来香味扑鼻,美味可口,不粘不糯,增人食欲,凡吃过这种米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公1573年以面,王璋出任竹溪知县,下属为了巴结他,年年都将这里的米舂好送进县衙孝敬他。王璋见送米并不稀罕初不为意,后来厨师用这米炊了一餐饭,王璋吃了才知道此米非同寻常,一日三餐非止眯不食。·在政事交往中,接待上司,款待同僚也都以彭峪沟米为主食,所食之人对此米赞美不绝。都羡慕王璋有福气,治下竟产这种好米!当今皇上餐餐山珍海味也未必能有如此口福。
王璋心想何不用此米进贡皇上,以表忠心呢,便差民夫送米进京。神宗皇帝吃了竹溪彭峪沟产的大米,喜不自禁,击碗称绝:“人间珍品!Al司珍品!”从此,敕定竹溪彭峪沟所产之米,为“贡米”,年年纳贡岁岁不卯。这可苦坏了当地百姓。那个时候,去金陵路途遥远,运送皇粮贡米靠民夫的肩挑背驮。
年年稻谷登场就差遣运贡夫差,一候稻谷晒干扬净,夫差们便别妻离子,浩浩荡荡肩负粮担,翻山越岭,踏JII涉水,一路风餐露宿,疲于奔命,年年都有运送贡米的夫差一去不返,葬身他乡。
到了明代万历十四年(公1586年),竹溪小南沟人徐成楚登丙戌榜进土,授河南内黄县知县,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百姓称道,擢升为礼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等职,在皇都为官。他凛凛正气,刚正不阿,劾不避权贵,京都的大小官员多有畏惧。徐成楚耳闻目睹家乡父老为送贡米苦不堪言,心生一计,解救乡邻。一日早朝,他摸着自己颈脖上的瘿包,奏疏神宗皇帝说:臣祖籍竹溪,溪邑产米虽好,但不可久用,久食必长瘿包,使人痛苦难耐。臣在故乡常食此米,颈项生瘿形骸丑陋,且呼吸喘急,倍遭折磨,还望圣上少食溪邑之米。并暗中修书一封要乡亲们依计而行。
这一年,朝京都运送的差夫,个个颈脖子上坠个大瘿包,王公大臣见了惊诧不已,问及颈脖上的瘿包瘤子,差夫们皆如徐成楚’奏疏所说。神宗皇上闻悉大骇,急忙颁行诏谕,免征竹溪贡米。
据《竹溪县志》载:徐成楚,字武岳,号衡望,竹溪小南沟人。巧计妙对,为民代言,解救乡民,免纳贡米,民送万民伞,以感其恩。成楚故后,敕封为“文林郎”。至今,当地民间仍流传着大型群众性的民间舞蹈《万民伞》,以纪念徐成楚此人。
其实古时候的贡米,也就是今天的绿色食品,根据现代科学检测,竹溪贡米的营养成分高于普通的大米。
竹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管股股长 马礼钦:在同行业产品上面,它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和同类其他行业内产品这是第一,第二,它的营养成分高于国家标准。
权威的检测报告显示,竹溪贡米之地透明如玉,形状似梭,粒大个长,色泽光亮,蒸煮时有香味,饭粒洁白,表面油光,主要搞毒农药没有检测出来,因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竹溪贡米不仅吃起来爽口,而且还有保健功效,成为久负盛名的主席名优特产,从2008年开始,竹溪县中锋镇以彭峪沟为核心,发展贡米产业,精细加工贡米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竹溪贡米还在第五届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明朝万历年间,王璋任竹溪知县,见竹溪大米非同寻常,乃米中珍品,击碗称绝:“人间珍品!人间珍品!”
食用方法:
1.下3杯米入电饭锅中,供一家3人食用,
2.注入清水,比例:1杯米配1.1-1.2被水,
3.饭煮熟后继续保温15分钟左右,
4.趁热食用更佳,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增减水量和蒸煮